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贩菜卖鞋到拥有自主品牌
一位退伍老兵的创业之路
  • 2013年11月11日  作者:
  • 【PDF版】
更多
  临沂小商品城的朱孔峰1986年退伍回家,踏上自主创业之路,贩过菜、卖过鞋、干过苦力,1993年在临沂批发城文体用品批发市场摆摊经营。伴随着临沂商城的不断升级壮大,如今已拥有自己的企业和自主品牌,并向国际化进军。

虚心学习,打工为了当老板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临沂还是名副其实的贫困山区,百姓生活尚停留在温饱阶段,吃饱穿暖是大多数人的追求,家里连电都不通,能有辆大金鹿自行车已是让人艳羡的事了。
  1982年,朱孔峰当兵到广东江门市。由于在后勤处工作,接触外界的机会多一些。“简直到了另一个世界,那个时候江门大都是个体工商户,摩托车很多,各种照明电器都有,人人都穿牛仔裤。”朱孔峰回忆说,与贫困山区强烈的对比,让朱孔峰感觉到一种强烈的自卑。
  人家掏钱一沓一沓的,我们却身无分文,人家到处灯火通明,我们那里却连个路灯都看不见。当时的朱孔峰想不通。
  也就是自那个时候起,朱孔峰便暗自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1986年,朱孔峰退伍回家,开始向着梦想努力。
  “那时从老家河东八湖到临沂有一辆小中巴,并且一天只发一班车,为了解市场行情,赶早上6点的车,经常要饿着肚子步行3里路。”朱孔峰回忆说,他很快发现,卖鞋或许有利可图,于是,他和几个同乡到临沂城卖冬鞋,4个月的时间,收入虽然与期待有所差距,但朱孔峰还是非常兴奋,因为这毕竟是他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朱孔峰说,漫无目的的经验并不能成为一名好的生意人,应该先从最基本的做起。朱孔峰的一个本家在这个时候的企业已经做得远近闻名了,于是,朱孔峰主动请缨去打工,负责采购。朱孔峰心里清楚,自己是为了当老板而打工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因此,在待人接物方面,朱孔峰处处虚心学习。
  由于经常出发到广州和上海等地,朱孔峰的视野也在不断地打开。“当时比较困窘的是回头车比较少。”朱孔峰回忆说,南方冬天的冷与北方截然不同,零上3、4度的感觉跟在临沂零下七八度差不多。朱孔峰经常做的事情就是穿着军大衣,围着停车场转,瞪着眼找“鲁”字打头的车。
  就这样累了歇会,歇会再转悠,一直到凌晨确定没车,找附近最便宜的宾馆住下,第二天继续找。“三四天找不着车,很正常。大半夜在停车场瞎逛,成了常态。”朱孔峰说。

独占先机,垄断国旗销售
  打工生涯,让朱孔峰不仅熟悉了广州、上海,他还了解了义乌。1994年,他投身到老文体市场。1米长的水泥台子,就是朱孔峰做生意的地儿。说来也巧,干了1年,水泥台后边的房间出售,朱孔峰花了8000元钱买了下来,生意变得比较有体面。
  朱孔峰回忆说,那个时候创业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老文体市场早上7:30分开门,他每天都坚持7点到。当然,早到,并不是傻傻地等待。每到7点以后,老文体市场大门口会聚集大量的客户,这个时候与客户沟通能够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就像现在的男孩子追求女孩子一样,没事献殷勤,帮着提个包,拿个行李什么的,然后就是没话找话聊,哎,我看你好面熟啊。”朱孔峰学着当时的口气说,在进门之前都要交代几句:我在几号几号,有空过来玩!
  打工时经常跑义乌,在创业时进货就不会那么吃力,对于市场的嗅觉也越来越灵敏。“有一天,我在义乌发现,小国旗卖得特别火,而在临沂的批发市场,这个国旗尚属于市场空白。”朱孔峰感觉找到了窍门,几块钱批发的国旗能卖上十几元,利润很丰厚。
  临沂批发市场第一面国旗,是朱孔峰引进来的,这在当时是老文体市场一大新闻。“买我的国旗,得排队,经常是一个人对付十几个客户,那个时候烟台、青岛、日照等地的国旗,基本上都是我批发的。”朱孔峰说,由于独占先机,他很快垄断了国旗、彩旗在临沂的销售。国旗,让他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他的带动下,许多经营户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竞争也日趋激烈。
  1997年,杭州有个比较出名的吹塑纸,很畅销。当时,在临沂的总代理临沂工业品公司的经营状况出现了问题。朱孔峰了解到这一讯息后,立马赶到了杭州,希望能够拿下代理权。
  该厂的老板对朱孔峰不屑一顾,认为一名个体户怎么能够与他们的大公司做生意呢?老板的表现,在朱孔峰的意料之中。他当着老板的面,将带来的50万元现金,甩到桌子上,抬高嗓门说道:“先给我进50万元的货!”,老板惊呆了,态度当即有了转变,这才坐下来和朱孔峰商量,要不先进20万元的货,卖卖试试?朱孔峰答应了。朱孔峰向记者解释说,那50万元现金,是他和他的战友两个人装进蛇皮袋里,带去杭州的。
  回临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朱孔峰再次向该厂要货,该厂的老板开始对朱孔峰刮目相看,并签下合同。
  1998年,上海有一个叫“得力”文具的大厂,一年卖一个多亿,老板也很牛气。朱孔峰如法炮制,带了20万现金找到得力文具的老板,先来20万元钱的。以至于这件事现在还在得力公司流传。
品牌意识,率先实现前店后厂
  朱孔峰慢慢有了当老板的感觉,但还总是感觉像散兵游勇,不是正规军。
  1999年,朱孔峰注册成立临沂市易得力文体用品有限公司。“是两个有文化的亲戚,帮忙起的名字。”朱孔峰说,公司是一个门面和形象,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
  2004年,朱孔峰注册“易得力”商标,开始涉足生产,在河东建起了6000平米的厂房生产文具。
  “一是为了拥有自己的品牌,另外主要是降低成本。很多客户都提出让我做自己的品牌。”朱孔峰说,做自己的东西,所面临的销售群体就有所不同,而且在价格方面拥有话语权。“做文具,说到底就是一个模具的事。”朱孔峰说,一开始,他把问题简单化了,结果第一套模具生产出来的文具,已经过时了,卖不动了。2万元模具的费用打了水漂。
  沉着冷静的朱孔峰并没有灰心,因为对于品牌,他如饥似渴。逐渐地,品牌的影响力开始凸显,他的年销售额也从5位数,一路飙升到6位、7位乃至8位。
  朱孔峰尝到了品牌的甜头,并且走出了一条“前店后厂、产销一条龙”的路子。在那个年代,朱孔峰的做法有些超前。
  涉足生产的不仅仅是文具,领域越来越宽广。国旗,让朱孔峰赢得了起点,他对于国旗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当朱孔峰得知,临沂市一企业面临倒闭而打算转让生产国旗彩旗的生产许可,准备投产的朱孔峰得知由于国旗彩旗的生产工艺较复杂,若在当地生产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因此并没有立即投入生产。
  后来,他通过了解得知,国旗、彩旗的生产大多分布在河北一带,朱孔峰毅然决定到河北寻找合作伙伴,让出一部分利润,由人代加工。现在,朱孔峰的国旗、彩旗、红领巾已有高中低档三个类别的40多个单品,“易得力”也成为名符其实的文体用品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的产品不仅在江北、东北市场占有绝对优势,而且辐射河北、江苏、新疆等地。
  片/文 本报记者 孙贵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鲁南商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