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户经营实体批发店,还要给每天的网购快递贴发货单,都不耽误。
◤商户将网店销售的畅销款记下来,打算摆放在实体店的显眼位置。
记者 贺可功 摄
电商、网商风起云涌的当下,网店被认为是对实体店铺的冲击,也一度有人认为实体店会在某某年之后销声匿迹,甚至有不甘寂寞的商界大佬为此打赌。玩笑也罢,赌气也好,网店对实体店的打击的确存在,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商户找准了窍门,“牵手”电商的实体店主,线下生意不仅没落下,反而因此更加红火。
批发商开网店 线上线下双增长
“这款昨天卖了一百多件,那款卖了二百多,还有这款卖得也不错,都记下来。”11月27日,专营箱包的商户陈复丹坐在位于店铺角落的电脑前向店员介绍这几天网店的爆款,他发现网上卖得好的包,在他的实体店里销售量也很可观,于是又嘱咐店员把这几款包放在货架的显眼位置。
陈复丹做箱包生意有7年时间,按照他的话说,到目前为止,他的“职业生涯”分为两段,前一段4年是做实体批发,高峰期一年出货200万元,在行业内算是中下游水准。后一段3年在做实体店+网店,两个渠道加起来出货量达到近600万元,在行业内已经算是相当成功的代理商了,而他做电商最初的原因竟然是好奇。
“做了4年的批发生意,店铺也搬了三次,经营范围越来越大,生意也稳定,但我感觉缺乏激情。”三年以前,陈复丹已经拥有了500平米的店铺,生意稳中有升,但他老觉得缺点什么。
“看着别人做电商,忙得风风火火,我就很好奇,网上生意真的这么火?”陈复丹的疑问很快变成了行动,他要试一试。试归试,生意总是起步难,网店新开张一直没生意,陈复丹似乎也不着急。
“开张好几天才有一个单子,十几元的买卖,紧接着就是第二单,第三单……”陈复丹的网店从一天十几元的订单涨到上千,他用了三个多月,从上千到破万,他用了两个星期。到了2013年,陈复丹的网店已经小有名气,每天出货额维持在一万元以上。
“网店首先是展示功能,然后才是卖货。”网店火了起来,做惯了实体批发生意的陈复丹马上就发现了网店的利用价值,他引导线上的买家到他实体店里买,同时让经销商在网店里订货,这一来二去,实体店生意不仅没受到网店的冲击,反而因为知名度提升而更加红火。“现在批发生意一年也达到了400万元,网店一年销售额200万元。”三年以前,陈复丹的实体批发生意仅是覆盖鲁南苏北地区,而现在通过线上线下的相互促动,他的店能给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经销商供货,产品甚至卖到了香港和台湾。
三十余家网店抢货源 做批发也能玩转电商
“王大姐,照这单子再拿点货。”“看这数量,生意不错啊!我这就给你配货。”这些对话发生在中国教育采购基地一家店铺前,话语中的王大姐叫王艳青,是专售喜庆用品的实体商家。“这是今天第五个来进货的网店店主了。”从王艳青店里进货的网店多达三十多家,而她的店铺经营面积仅有30余㎡。
“我自己也做过网店,但做得不好,索性就停掉了。”王艳青自己已经不做网店,却能吸引这么多网店从她这里进货,在她看来,至少她的货在网上是畅销无疑。
“这些货都是给网店的货源,质量没得说,做得还很精致。”王艳青对自己的产品定位很准确,就是瞄准了电商去的,自从去年第一家网店从她店里进货开始,很快就传开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增加到十几家,今年又增加到三十多家。“你说好,他说好,于是都来买,这就是网络的传播力。”王艳青说。
“既然网上生意这么好,为何不继续做网店呢?”也曾有人劝说王艳青再做网店。但都被她回绝了,她认为,只要手里有好货,不愁没人买,不管是电商还是实体批发商都是顾客,坐收其利,何乐而不为呢。
“目前,我店里的商品就是风向标,能看出网络上流行什么样的货品。”王艳青很自信,不仅因为每天都有网店来进货,还因为实体批发生意也出奇地好。
“现在正是旺季,批发生意也相当好。”王艳青给网店供货之余,也没把老本行放下,原本的批发生意一直操持着,目前,正是喜庆用品销售旺季,她还准备进一批货来应对批发商的需求高峰。
在王艳青看来,电商全然不是冲击她实体生意的“洪水猛兽”,而成了推广实体店的得力助手,是她稳定的出货渠道。“好渠道需要上乘的产品和服务,只要做到这一点了,打开网店渠道也就不在话下。”王艳青说。
专抓“新特奇” 却“抓”来一家店铺
因为下雨,这几天稍显阴冷,电子产品经营户刘杰却显得“春风得意”,这是因为做了两年电商的他,最近新开了一家实体店,做起了店铺批发生意。
“网店里的电子产品可谓铺天盖地,商家为了出货,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产品从形状、颜色、外观、用料上可以说是下了苦功夫。”刘杰做电商的这两年就是这样摸爬滚打过来的,他对电子产品,尤其是小型电子产品的网络行情了解得透彻。
“我专门销售新奇有特点的商品。”网店的顾客挑剔到了极致,所以刘杰一直在产品上下功夫,为了找到好产品,他曾下江南、上东北,甚至为了一批货去了趟新疆,两年下来,他的网店销售的电子产品、照明产品、电子装饰品几乎样样是俏货,“新奇特”成了刘杰拓展业务最重要的砝码。
“我也只是在上个月才发现,我的产品被人从网上买来,又在实体店里销售。”刘杰得知他的商品在线下依然走量充足,这给了他灵感。
“不如也搞个实体店。”灵感一来,刘杰很快就盘了一家店铺,做起了线上线下一体经营的生意,跟在网店经营一样,刘杰的实体店也专营“新奇特”商品,得益于网店的宣传效果,他批发店铺新开不久就有了固定的客户。
在刘杰眼里,他的实体批发店,是网店生意的延续。“像做电商一样做实体批发。”这是刘杰的经营理念。
“电商是很自由的一个业态,没有固定的程式,没有必须的要求,市场反响好,立刻就能形成市场。”刘杰说,实体生意也应是如此,他把电商的理念引进到实体店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一家电子产品批发店。
“很多商户是先有实体店才有网店,而我是先有网店才有实体店。”刘杰的生意就像他销售的电子产品一样“新奇特”。
链接
商户呼吁 政策支持
陈复丹和王艳青均是批发商户出身,近几年,临沂批发市场提升改造加快,一批新市场崛起,给他们的经营带来得实实在在的好处,生意日益扩大的同时,他们在电商领域的市场也已成型,对于电商发展扶持政策的依赖也已显现。
“长期以来,临沂的市场是常规业态为主,市场繁荣发展的背后形成了市场惰性。”陈复丹说,其实不是商户不想开展网络业务,而是他们对新型业态缺乏了解,在这一方面,市场管理方应当加大扶持力度,让想做电商的都大胆开拓新领域。
当前在临沂各类电商培训屡见不鲜,陈复丹希望将这些培训正规化、长效化,更多的吸纳市场商户,提高针对批发市场转型电商的培训内容,此外,对于经营电商的批发商户需要一些人才引进、设备完善、政策鼓励。“毕竟商户是批发市场的主力,批发市场转型升级首先是商户的转型升级。”陈复丹说。
本报记者 贺可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