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埠村的村民开着农用三轮车首次通过石埠大众桥。记者 梅鲁生 摄
本报12月28日讯 (记者 刘遥)村民们期盼了两年多的新桥通车了!26日上午,兰陵县石埠村大众桥通桥仪式在兰陵县南桥镇石埠村举行,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鲁锐,齐鲁晚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齐鲁晚报总编辑、总经理蓝海,沂蒙晚报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鲁南商报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沂蒙晚报总编辑、大众报业集团派驻石埠村的第一任“第一书记”王洪亮及兰陵县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通桥仪式。
1976年,兰陵县南桥公社为排涝泄洪在石埠村西开挖了西宋沟。由于沟渠两岸来往不便,当地村民又于1979年在西宋沟上修建了石埠——程村连接桥。30多年来,这座生产桥逐渐破损濒危,两年前桥侧开始坍塌,桥面出现多个窟窿,成了两岸村民下地劳作、往返出行绕不过去的“心病”(齐鲁晚报11月17日A10版曾予以报道)。
大众报业集团派驻石埠村“第一书记”田茹到村后,对这座危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多方联系、四处奔波,积极争取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临沂市、兰陵县水利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对石埠村危桥进行勘查,建议对危桥拆除重修,并免费出具了规划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兰陵县各部门和南桥镇也给与了多方面的关心和支持。
针对生产桥建设资金不足,“第一书记”牵头阿里公益与齐鲁晚报、鲁南商报和沂蒙晚报合作,为石埠村村民筹集修桥款。利用阿里公益“十万善行”挑战活动,通过微博征集善行故事,发友、读者做一次善行并进行分享,“阿里公益”就会捐出10元善款。经过近一个月的发动,本报读者、网友汇聚了上万个善行,最终为石埠村新桥赢得了阿里公益10万元善行款。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激励下,石埠村村民自发分工参与修桥,经过村民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座崭新的生产桥在原来危桥的桥址上高效、高质量建成,并通过了工程验收。石埠村村民将这座宽6米、长12米的钢筋混凝土桥命名为“石埠大众桥”。石埠村村委会主任刘伟说,这座新落成的大众桥是大众报业集团联系基层群众的连心桥,也是石埠村和西宋沟两岸村民的致富桥,村民们将不忘大众报业集团和社会各界的恩情,踏着这座桥、奔向小康路。
□相关链接
赶石埠大集 走上了新桥
“盼星星、盼月亮,我们盼着把这座老桥修好,今天,这个梦终于圆了。”亲身参与修桥,亲眼见证通桥,兰陵县南桥镇石埠村村委主任刘伟这天很激动。12月26日上午,他跟上百名乡亲们一起,为新桥的贯通放挂鞭炮。
黄白相间的混凝土栏杆,可容双车同时通行的宽阔桥面,西宋沟的石埠大众桥一下成了村里的“地标性建筑”之一。石埠村村民刘大营全程参与了50多天的修桥过程。这天,他在桥东侧竖起的修桥志上的参加施工人员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这桥咱自己修起来,对得起自己,经得住考验。”这位山东大汉拍拍胸脯,亲自开着自家的农用三轮车,跟其他9名乡亲一起,浩浩荡荡从新桥上驶过。
新桥的通车不仅令石埠村的老百姓高兴,邻村的村民也沾了光。26日正逢十一月初五石埠村大集,附近村的人听说新桥竣工了,纷纷走这里抄近路赶集。“啧啧,这桥一看就结实,再也不担心大窟窿漏人掉下桥了。”来赶集的李大娘说。
刘伟告诉记者,石埠大众桥的作用不仅于此,更是一座重要的生产桥,开春播种时会派上大用场。 本报记者 刘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