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节将至,不少商家将烟花爆竹摆放到了显眼的位置。
春节期间您燃放烟花爆竹了吗?您认为在城区烟花爆竹应该限制燃放吗?您燃放烟花爆竹后的垃圾及时清理了吗?您周围的亲戚朋友有因为烟花爆竹受伤的吗?
2月27日,记者就包含以上问题在内的8个问题,拟定了一份关于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的问卷,并随机发放给不同职业、不同教育背景的100名市民进行了调查。除去4份问卷没有收回,96份问卷中75%的市民认为城区内应限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记者调查
69%
过年放鞭炮是老传统
前段时间,“春节少燃放烟花爆竹,让环卫工人早点回家过年”的倡仪,曾一度在网络引起热议。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商家年后开始营业、元宵节即将到来等缘由,再次将“城区是否该燃放烟花爆竹”这个问题推到了人们眼前。
为使调查结果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出临沂市民的真实想法,记者到广场、商场、主要干道、居民小区等多个地方发放问卷调查。受访者年龄从11岁到72岁不等,身份为学生、白领、公务员、商人等各行各业。其中,受访者既有在市区居住不满1年的,也含居住年满10年以上的。
在100份调查问卷中,有4份因为没有被收回或者回答不完整不做参考。剩余的96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6位受访者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燃放了烟花爆竹,占采访样本的68.75%,30位表示假期没有燃放。
市民陈先生家住市区八腊庙街和桃园路交会处附近,儿子今年刚上小学三年级。为图热闹,春节期间陈先生专门买了爆竹在楼下燃放。过年过节燃放烟花爆竹是老传统,陈先生一家早就习惯了,也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
44%
亲友曾因烟花爆竹受伤
在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为“您身边是否有亲友因为烟花爆竹受伤”。值得注意的是,96份有效问卷中有42位市民表示身边亲友因为烟花爆竹受过伤,占总数的43.75%。
“去年春节,我外甥在小区楼下捡到几个没有点着的鞭炮,燃放时不小心把右手给伤着了。”37岁的市民范女士对记者说,现在每逢过节,她都叮嘱家里的孩子不要放鞭炮。
“遇到过年过节,大人就在小区楼下燃放烟花爆竹,孩子们打小就跟着看,男孩子老忍不住想要自己动手试试。”范女士继续说。
然而,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受伤的并非只有这一例。每年元宵节,市民孙女士都会给女儿买一些烟花来玩儿。同样是去年,孙女士的女儿燃放烟花时不小心将火花落在衣服上,差点造成事故。
燃放烟花爆竹除了热闹,也会带来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和燃后垃圾污染等。至于燃放烟花爆竹之后产生的垃圾,96位受访者中有30位表示会认真清扫,54位表示会简单清扫,而12位表示偶尔会清扫。
“我家孩子刚几个月大,对大的声音特别敏感,过年因为小区里有人放鞭炮经常被吓哭。再说现在大气污染这么严重,燃放烟花爆竹是不是可以适当改改啊?”说到燃放烟花爆竹,新妈妈彭女士一脸埋怨。
75%
城区应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移风易俗,城区禁止燃放、销售烟花爆竹”“自2015年1月1日起,秦淮区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在江苏南京等许多省市,将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条幅挂在了大街小巷。那么在临沂,人们对燃放烟花爆竹又有着怎样的观点呢?
从问卷调查显示,96份有效样本中有72位认为应该限制燃放,占总数的75%。6位受访者认为可以任意燃放,18位认为应像很多城市一样全面禁止。
“就应该从源头上禁止!”在临沂市图书馆门口,69岁的市民徐先生说,自己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每逢过年过节燃放烟花爆竹曾给自己的童年带来了无数欢乐。“但是时代在改变,我们不能一成不变。每年有多少人因为烟花爆竹受伤,再瞧现在的环境污染,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改变。”徐先生认为。
然而,过年过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还是让大多数临沂人认为城区内应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全面禁止不太可行。“可以规定出燃放的时间和地点,这样一来既可以继承传统,又可以有效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市民林先生建议。
林先生认为,“爆竹声声辞旧岁”是新年的写照,要说全面禁止根本不可行。但是考虑到环境污染、安全等诸多不利因素,燃放烟花爆竹完全可以有个限度,比如规定出燃放的时间和地点,或者什么情况下可以燃放。
专家声音
民俗专家: 民俗应与时俱进
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含有硫酸、木炭粉等。当烟花爆竹点燃后,木炭粉、硫磺粉等在氧化剂作用下迅速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以及金属氧化物的粉尘。这些气体对人的呼吸道和眼睛都有刺激作用。此外,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噪声污染和垃圾污染同样影响不小。
然而,过节燃放烟花爆竹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每到春节等重大节日,人们总会燃放烟花爆竹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近年来,空气质量一直是百姓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多的市民环保意识增强,开始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有的省市也开始全面禁止烟花爆竹的销售和燃放。
“其实,民俗里是有节日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传统也应当与时俱进。”临沂市文联副主席、民协主席李凤军认为,像有些地区会燃放大量烟花爆竹来祭拜,其实这些并不是传统习俗而属于新陋习。随着社会发展,在高楼大厦之间、居民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燃放威力较大的鞭炮确实不妥。
李凤军告诉记者,对于烟花爆竹的燃放应采取不提倡,积极引导宣传的方式,让市民自己从观念上意识到习俗和传统应与时俱进,从而选择合适地点和时间进行燃放。
既不任意燃放又不全面禁止,而是选择限制燃放,或许更能为临沂广大市民所接受。随着空气质量问题频现,燃放烟花爆竹事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市民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市民想要捍卫蓝天,更想保证安全。
文/片 本报记者 徐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