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店自制食品真能放心吃吗?
朋友圈食品存监管空白
2015年01月12日  来源:鲁南商报
【PDF版】
  卖家晒出的自制食品。
     朋友圈里卖个食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这些自制美食吃起来真的放心吗?无论是网店形式还是实体店形式,只要经营食品就需要办理相关许可证,但是对于朋友圈销售食品的行为,即没有相关法律也没有相应的规范要求。

朋友圈里美食热卖
  小丁是一个普通上班族,但是她也是一个资深吃货。“我很喜欢自己做些吃的晒在微信朋友圈里,有些朋友品尝后觉得味道不错就建议我售卖自己制作的小零食。”小丁说,开始做罐头食品时只是在朋友圈里,后来自己的罐头渐渐打出了名气,现在要购买需要提前一周左右预定。
  “这些罐头都是自己手工做的,现做现发货,不加防腐剂。”小丁说,没有具体测算过保质期,但是7天到10天是肯定没问题的。对于罐头的包装是否卫生,小丁说她都有做消毒的,生产的罐头使用了纯净水和冰糖,每一个山楂都是自己挑选制作的。
  朋友圈里销售食物,除了微店店主们口头承诺安全外,还有不少微店店主每天都会在微信上发自己去采购食材、制作过程、成品等图片,并配上文字介绍过程和心得,以增加亲切感和可信度。
  “现在不都流行私人订制和送货上门吗?比起工业化的量产食品,这种私人生产制作的食品带着一种人情味。”经常用微信买东西的小刘说,大家都说好的,肯定错不了,他相信朋友们亲身体会过之后的评价,比淘宝卖家刷好评的那些人的评价要真实得多。

微店买食品留个心眼
  通过朋友圈购买了食品出现问题时,消费者们又该如何维权呢?兰山区食药监局餐饮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朋友圈销售食品的行为既没有相关法律也没有相应的规范要求,监管或者查处存在很大难度,只能依靠卖家自律。
  由于微信朋友圈的运营成本和操作难度低,而且还存在法律监管空白,导致朋友圈里产品鱼龙混杂。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朋友圈里销售食品的微店拥有实体店,依照相关法律,消费者举报后,食药监部门就可以先考察其资质及相关证件,然后再根据事实作出处理。但由于朋友圈的微店多没有实体店,而且销售的食品也多是在家中制作,调查取证相当困难。
  “淘宝网等大型电商平台还能逐步加强经营者监管的力度,朋友圈的微店就只能靠自律了。所以,建议市民尽量不要选择朋友圈的产品或者选择朋友圈里产品时一定要留个心眼儿,保留消费证据以方便监管部门取证。”工作人员建议。
  本报记者 左肖 孙飞霞

鲁南商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