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近,多名外地粮商沂水讨要货款
“老赖”百般拖延,30多万就不给
2015年01月12日  来源:鲁南商报
【PDF版】
     本报1月11日热线消息 (记者 徐升)这几天,来自山东德州、菏泽和河南商丘等地的粮食收购商可谓焦头烂额,他们在沂水县找一位名叫“刘英良”人,堵了七八天也没见到人。眼瞅着年关临近,刘英良拖欠他们共计30余万元玉米款却收不回来,个个愁容满面。
  8日下午,记者见到来自德州齐河的侯照河、菏泽牡丹区的杨永强和来自河南商丘的赵海垒。他们手里都拿着近几年与沂水县一名叫刘英良之间粮食交易的明细或欠条。
  据侯照河介绍,2013年4月,刘英良找到他并希望能给供应玉米,还给出比市场价格略高的收购价。此后,侯照河先后将3车100余吨的玉米运到沂水县一淀粉厂,而接收人正是刘英良。
  “前两车的玉米款都是收到货后就把款打了过来。但第三车货发到沂水后,货款却迟迟没有支付。我就赶到沂水索要货款,来了后才听说刘英良的信誉不好,我就开始担心货款不好要。辗转找到刘英良后,我让他写下了这张89500元的欠条。”侯照河拿着刘英良在2013年6月10日写下的欠条说。
  杨永强是在2011年给刘英良供货的,从3月到8月,长达半年,先后发货30余车,供货一千余吨。与侯照河不同的是,杨永强每次发货后,刘英良并不全款支付,而是每次都压一些货款。
  “这30多车玉米,按照我们约定的价格,刘英良还欠我大约13万元,然而他给我的账目上,只欠5万左右。”杨永强手里有两份给刘英良的供货明细,却没拿到一分钱。
  “我跟他们的情况不一样,我是去年10月给刘英良供货的,两车玉米货款共计20多万,他只给了8万多,还有12万元的货款迟迟没有支付。”赵海垒无奈地说。
  侯照河等人在沂水县碰到一起后合计,觉得刘英良拒不支付货款是诈骗行为。随后到沂水县公安局报案,然而公安部门认为这是个人之间的交易属于纠纷,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记者根据3人提供的手机号试图联系刘英良,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针对侯照河等人的遭遇,山东三禾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学凯称,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侯照河3人的情况应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链 接
先后多次来要钱,讨款已讨得心力交瘁
  3人中,最早给刘英良供货的是杨永强,他已经先后7次到沂水县找刘英良索要货款,但刘英良总是躲躲闪闪,而且以各种接口脱身。
  “刚开始要货款时,我都是打电话,他总是承诺尽快给,然而一拖再拖,始终没有给。”杨永强无奈地说,“货款不到位,种粮户的钱都是我垫付的。因为生意做不下去了,现在我已转行做客运线路。”
  侯照河从1998年开始在德州齐河做粮食生意,十几年的经营铸就了他良好的信誉。然而与刘英良的生意,让侯照河非常心寒。“做我们这行的利润非常低,都是靠好信誉才做了起来。十几年了,我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侯照河介绍说。
  对到沂水要货款的遭遇,侯照河已心力交瘁。“我到沂水已经来了6趟,这近9万块钱的货款却一直没要回来。去年到沂水找刘英良要货款时,还遇到了交通事故,车和人都被扣了,可向刘英良一分钱也没要着!”侯照河说。
  由于公安机关不予立案,侯照河曾经咨询过律师并对刘英良进行调查,“律师告诉我,刘英良在银行没有任何存款,房产就是在沂水县沂水街道姚家官庄村的两处平房。他这是故意转移资产。每次找他,他就躲着不见面也不给钱,他就是老赖。”侯照河气愤地说。
  “以前打电话,刘英良还接,后来知道了我们的电话后,打电话也不接了,再打就关机。前段时间,我的孩子生病住院需要钱,给刘英良打电话却一分钱都没给!”说起刘英良来,赵海垒非常伤心。

看看他们和“老赖”之间的那些事
经历
  杨永强先后7次来沂水索要货款,但刘英良总躲闪不见;
侯照河奔赴沂水6趟,追要货款一分未见,还出了交通事故;
赵海垒因孩子生病追要货款,刘英良一分钱未给。

账目
  欠德州齐河侯照河货款89500元;
欠菏泽牡丹区杨永强货款约13万元;
欠河南商丘赵海垒货款12万元。

文/片 本报记者 徐升

鲁南商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