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市民聆听公益讲座
从“五运六气”中学养生之道
2015年04月20日 来源:鲁南商报

【PDF版】
本报4月19日讯 (记者 崔洪英)中医界有句话: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可见五运六气理论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五运六气呢?它与人体健康又有什么关系呢?人们该如何运用它来养生呢?4月18日,临沂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李玲做客市民大讲堂,为百名听众系统讲述了五运六气理论及中医养生方面的知识。
李玲出身于中医世家,现拜师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对“五运六气”理论乃至中医文化有较深的研究和理解。讲座中,她从阴阳五行思想的发展、《黄帝内经》的理论源头和成书时间等内容出发,结合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社会实践,详细讲解了运气理论与中医文化及养生的关系。
李玲在讲座中说五运六气简称“运气”,运气理论是古人以对外界环境的真实感受为基础,结合天文、疫病经验而形成的一种理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人只有顺从自然的变化,及时做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
单纯讲中医理论往往晦涩难懂,李玲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此次讲座她结合大量临床实例,使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曾有一个病号是个菜商,长期早起导致“熊猫眼”,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李玲要求他先调整睡眠时间再配合治疗,果然经过两个月的调理,“熊猫眼”没有了,人也恢复了活力。可见,要想身体健康,必须首先顺应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人最好在晚上10点半之前就进入睡眠状态,有的人上夜班,第二天补觉,李玲说长此以往伤了元气,补回来的只是休息,而非元气。
讲座持续两个半小时,但听众们意犹未尽,互动环节纷纷举手提问。有的咨询如何通过食疗养生,有的咨询精神疾病是否适用中医治疗,还有的询问冬泳是否利于健康,对于听众的困惑,李玲一一给予详细解答。
作为一项大型公益文化活动,本期市民大讲堂由临沂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鲁南商报、临沂大学、市图书馆主办,沂蒙文化学会协办,面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整个讲座对弘扬中医文化,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疾病,有效预防疾病,科学治疗疾病有积极意义。
观点点击
五运六气理论 探讨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气”指风、火、热、湿、燥、寒六种气候的转变。
讲座中,李玲强调,中医学重视人与自然的整体联系,在《黄帝内经》中就确立了“天人相应”的思想,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的气候变迁时刻影响着人体,人体亦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运气理论基于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从整体角度和宇宙节律方面把自然气候变化与生物生命现象相统一,探讨气候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关系。
运气学说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观察到,五运六气不是单一的循环周期,“五运”和“六气”之间也不是各自孤立的因子,其运行规律是非常复杂的、多因子综合的、动态变化的。
记者 崔洪英
顺从自然适时调节 才能保持健康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李玲说。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它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有一定的影响。运气运行所形成的正常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一刻也不能脱离自然条件。“人们只有顺从自然的变化,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
“我们可以根据运气中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来推测疾病发生的大致情况。”李玲说。每年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种变化与发病的关系是: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
比如,从五运来说,木为初运,相当于每年的春季。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每年春季气候变化以风气变化较大,在人体以肝气变化为著,肝病较多为其特点。从六气来说,与五运基本相似。主气的初之气为厥阴风木,相当于每年的初春,气候变化多风,疾病流行以肝病居多。
记者 崔洪英
现场花絮
为让孩子开阔视野 妈妈带儿来听讲座
13岁的小林一大早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图书馆4楼报告厅等待讲座的开始。“我家就住在附近,听听讲座,有益无害,能开阔孩子视野,我经常带他来听。”小林的妈妈对记者说。
小林的妈妈说几天前她就从报纸上看到了本期市民大讲堂的预报消息。“今天周六,孩子在家也没啥事,早上吃饭时我跟他商量,带他来听讲座,儿子也很听话,痛快地答应了。”
小林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班里很多同学都报了辅导班。“不管是周末班还是假期班,我和他爸爸从来没给他报过。”小林妈妈说,现在的孩子本来学习压力就很大,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和假期,再上辅导班,孩子就太累了。
所以,周末的时候,林妈妈就主张让儿子好好玩。不过自从得知这个市民大讲堂以后,她就经常带儿子来听,“我觉得这对于开阔儿子视野很有帮助,能接触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文化。书本知识只是一个方面,在这里多听专家和教授们的观点,有助于孩子成长。”
记者注意到,当天,来市民大讲堂听讲座的孩子不止小林一个,还有几个小朋友比他年龄还要小,甚至有一个小女孩才3岁,就被家长带来接受文化的熏陶,“不管听懂听不懂,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好品格是一个家长的明智之举。”现场一名听众朱先生说。 (记者 崔洪英)